2011金曲奖的小众、独立歌手歌曲介绍(5)

作者:  fnmnk   2011-09-14 17:41 [ 查查吧 ]:www.chachaba.com

小众代表:卢广仲《100种生活》
获得第20届金曲奖最佳新人奖

介绍:
            新生代歌手中,卢广仲应该是这几年来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位。他是独立歌手,音乐创作讲究随行、自然,音乐内容生活化,更有Kuso文化的融入。在第一张大碟《100种生活》之前,他接连推出过三张单曲,在缺少宣传的情况下,依然却无阻他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2008年5月推出第一张大碟《100种生活》,具卢广仲的特色音乐文化就更迅速地得到蔓延,不仅仅有口皆碑,在主流销售榜上也取得十分亮眼的成绩。而同样在第20届金曲奖上,第一次入围的卢广仲则是成为了大赢家,他的《100种生活》让他一口气入围了最佳年度歌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奖、最佳新人奖三项大奖,此外个人奖项中的最佳作曲人奖、最佳编曲人奖也可见他的身影,卢广仲当时的风头盖过了任何一位人气高涨的星光帮歌手,成为新人王,而最终他拿下了该届新人奖的最佳新人奖以及最佳作曲人奖。一个新人在首次参加的金曲奖上能拿下两个大奖,在历届金曲奖上来说,实不多见,可见金曲奖对他当时的偏爱。不过卢广仲的音乐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音乐风格的小众性及单一性让他在发展上很容易遭遇瓶颈性,换句话说,当审美疲劳出现的时候,若是他的音乐内容、特色不能进行创新或是有效地改良,那么很有可能就成为他发展的一种阻滞。事实上这种局限性在卢广仲第二张专辑《七天》就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尽管卢广仲《七天》在第21届金曲奖上提名的失利并非完全是因为《七天》专辑在突破上的局限,但是这张专辑被向来从专业角度出发的金曲奖拒之门外,大抵上也反映出《七天》在突破上的欠缺、新意上的不足。

小众代表:陈珊妮《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获得第20届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

介绍:
            如果你是这几年才知道华语乐坛有一个个性的女歌手叫做陈珊妮,那么也许你真是太晚才认识她。其实早在1994年陈珊妮就已经发表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华盛顿砍到樱桃树》,那时候的陈珊妮就已经在音乐中彰显出了个性与特色。不过当时陈珊妮虽然个性,但终究是小众的音乐、独立的特色并不盛行,所以陈珊妮倒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更多的是蛰伏在幕后,直到《我从来不是幽默的女生》、《完美的呻吟》专辑的相继面世,陈珊妮也才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只是在此之后陈珊妮又遭遇了种种的发展阻滞,所以真正让陈珊妮扬名的还是当属2004年发行的《后来,我们都哭了》专辑。这张专辑则是让陈珊妮第一次借自己的音乐作品得到金曲奖的垂青,借着这张专辑陈珊妮入围了第16届金曲奖多项大奖,包括了最佳国语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而至此之后,陈珊妮就逐渐成为了金曲奖的常客,其中包括在2005年她与李瑞娴、可乐王组成的拜金小姐所推出的《拜金小姐》也顺利地拿下了第17届金曲奖的最佳演唱组合奖。此外,其实在这些专辑之前,陈珊妮曾经在第10届金曲奖上,凭借为林晓培创作的《烦》入围了该届金曲奖最佳作曲奖;在第13届金曲奖上也借为林忆莲创作的《明明》入围最佳作曲人奖。《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是陈珊妮2008年推出的作品,这是一张对陈珊妮有着举足轻重的专辑,尽管这张专辑就整体品质或是特色来说并不见得能超越《完美的呻吟》、《后来,我们都哭了》这些专辑,但是这依然是2008年华语乐坛较为出色的国语作品。整张专辑弥漫着华丽迷幻的电子气息,陈珊妮对于华丽、迷幻的电子风的玩转俨然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她的创作,她的演唱将音乐的个性渲染到极致。因而当之无愧,陈珊妮众望所归地拿下了第20届金曲奖的最佳国语女歌手奖,成为了该届金曲奖上最让人信服的获奖人之一。

小众代表:Tizzy Bac《什么事都叫我分心》
入围第15届金曲奖最佳乐团奖

介绍:
            Tizzy Bac是台湾少有的钢琴摇滚创作乐团,1999年成军,2003年才发行第一张个人创作大碟,此后推出专辑的速度十分地缓慢,至今也就发行过4张大碟专辑。专辑数量不多,但是每一次发片,Tizzy Bac总能在音乐上带来不同的刺激与惊喜,也正是如此他们才会得到金曲奖在提名上的认同。特别是早期的两张专辑,2003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什么事都叫我分心》就入围了第15届金曲奖最佳乐团奖;而紧接着时隔3年后在2006年发行的《我想你会变成这样都是我害的》再度入围金曲奖最佳乐团奖,同时还获得最佳专辑制作人奖的提名。虽然两次的入围Tizzy Bac都未得最佳乐团奖,不过凭借《我想你会变成这样都是我害的》则是让Tizzy Bac拿下了第18届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以此获得了制作上的肯定。获得金曲奖的嘉许是一种肯定,但是若是无奖可拿却也无伤大雅,事实上Tizzy Bac不管是在《我想你会变成这样都是我害的》拿下了最佳专辑制作人奖之后,还是《如果看见地狱,我就不怕魔鬼》一个入围都没有的时候,他们都是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习性创作、制作专辑,因而他们的每一张专辑都能保持着个人的风格特色以及应有的水准。 Tizzy Bac在台湾又有牢骚系乐团的雅称,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音乐内容多以探讨现代人生活、情感问题、困境为主,自然给人的感觉就是带上了牢骚的色调,当然这也同时体现出他们的音乐是具有十足的生活化,真正贴近社会生活。不过即便如此,Tizzy Bac的音乐并不颓废,反而还带上了很多的励志效果,特别是主唱惠婷的嗓音高亢、明朗而充满爆发力,总能带出正面力量给人以鼓励。从第一张专辑《什么事都叫我分心》开始,Tizzy Bac的音乐风格、特色就没有改变过,不过在细节上Tizzy Bac更擅于推陈出新,融合不同的音乐元素,因为他们每一次发片,又总有不同的惊喜刺激着听众的耳朵。Tizzy Bac就是这么一支低调却又不能让人忽略的钢琴摇滚牢骚乐团。

发表评论
评论

热门关注

  • 婚庆
  • 装修
  • 培训
  • 学车
  • 旅游

医疗健康

  • 资讯
  • 内科
  • 妇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