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吧首页 | 环境保护专题深圳地图 | 地图找房
环境保护专题

酸雨出现随经济发展不停变化(3)


2011-08-29 11:33  [查查吧]  来源:www.chachaba.com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认为,重酸雨区集中在珠江的西岸,这与各地产业结构迥异有关,“珠江西岸与东岸发展差异较大,东莞很多外资企业,生产以组装型为主,而西岸的佛山是以传统工业制造为主,而且转移出去的大多也还布局在周边地区”,污染源没有太大变化。而广州、深圳近年来都转型淘汰传统工业,发展高科技、低能耗产业,才有了如今的改观。

  对于酸雨是否随产业转移而转移的说法,钟流举并不认同,酸雨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有本地污染排放的因素,也有周边风向、雨量大小的因素,从目前的数据上,并不能支撑产业转移把酸雨也转移的说法,而酸雨出现主要涉及是空气的流动,与北江的走向也没有联系。“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全省仍有17个城市出现过酸雨,占77.3%;受到酸雨污染的城市有11个,占全省的50%,广东的酸雨仍然比较多。各地治理酸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否已完全达到老百姓的期望?这可能又是另一个问题”。

  自身之过还是邻居惹的祸?

  这些重酸雨城市的酸雨到底来自哪里?

  近年来相继荣获“宜居城市”、“中国十大绿色生态城市”称号的清远,上半年却首次跻身全省酸雨最高频率的地区,清远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不能完全归咎到本地,“酸雨是一种区域性现象,它和出现地本身的空气质量并非完全对应,酸雨的源头可能来自其他地区。”

  该局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去年清远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清远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为98.3%。2011年上半年,清远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99.4%。

  “但酸雨频率却比较高。酸雨前体物在大气中可停留多天甚至几个星期,在气象因素的影响下,可随风迁移至上千公里以外,因此受酸雨污染的地方并不一定是酸性污染物质产生的地方。”

  类似观点也出现在另一个重酸雨城市肇庆,当地曾于2007年、2008年、2010年 “戴帽”。肇庆环保局负责人今年曾向媒体表示,周边珠三角核心区的影响是肇庆城区酸雨频率出现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肇庆三面环山,受热岛环流和山谷风的影响,外围大气污染物会输送到市区,肇庆常年盛行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地处珠三角核心区的下风向,位于肇庆东部的发达城市空气污染物极易向肇庆扩散。”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10-2012 查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