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吧首页 | 环境保护专题深圳地图 | 地图找房
环境保护专题

酸雨出现随经济发展不停变化(2)


2011-08-29 11:33  [查查吧]  来源:www.chachaba.com  

  有意思的是,广州从亚运举办的2010年开始脱离重酸雨区,深圳在大运会举办的2011年“摘帽”。“这并非巧合,而与两市为承办好两大运动会近年强力推进环境污染控制有关”,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省大气科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钟流举说,从2004年广州申亚成功后,就开始进行工业脱硫降氮脱硝以及油气回收,开展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而深圳也趁承办大运会之机,推进电厂污染治理和工商业锅炉污染治理,仅马湾电厂脱硫治理后年削减二氧化硫就达4.2万吨,改装低氮燃烧器后氮氧化物削减8000吨。此外,两地还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这些举措并不局限在穗深两市。今年来,环保部门实行了大运会空气质量保障联防联控措施,以深圳为中心,划定了核心控制区域、重点控制区域、加强控制区域,范围基本涵盖整个珠三角,“这有效带动了周边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

  三年前,珠三角仍有十场雨八场酸的说法,如今该区域的酸雨频率47.8%,多年来首次降至不足一半。与珠三角酸雨持续衰减相对,非珠三角地区的酸雨却似乎有抬头的趋势,这种现象已经在网上和学界引起了关注。

  酸雨从珠三角转移?

  网友们发现,与以往珠三角城市占酸雨大头相比,今年4个重酸雨城市中有两个来自粤北,还有一个为靠近珠三角核心区的肇庆,“这些地方以往给人的印象都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现在成了重酸雨区,是否与近年大力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把酸雨也转到了珠三角外?”而更有网友留意到,四个重酸雨城市都是在珠江西岸以及上游,且沿北江分布,“这是否也暗合酸雨转移的路径?

  本报记者仔细查阅去年与今年上半年广东酸雨情况对比发现,四个重酸雨区中,肇庆的酸雨频率从去年80.6%降至41.4%,减少了39.2%,佛山从87.5%下降到67.6%,减少了19.9%。而韶关和清远酸雨频率则双双突破80%,其中今年新列入重酸雨区的清远,半年来酸雨频率从22.2%激增至 83.3%。2011年比2010年酸雨频率增加的6个城市中,非珠三角城市占了4个。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10-2012 查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