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职业培训 >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 工资

  B. 工种

  C. 年龄

  D. 身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品质标志的定义,它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2. 现行一套表制度规定的统计报表填报单位必须是( )。

  A. 产业活动单位

  B. 法人单位

  C. 经营活动单位

  D. 行业单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一套表的定义。现行企业一套表制度规定:统计报表填报单位为法人单位。

  3. 统计用区划代码由12位代码组成,其中第10~12位代码所对应的区划是( )。

  A. 地级

  B. 村级

  C. 乡级

  D. 县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用区划代码。为了全面完整反映我国区划情况,以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国家统计局规定了村级区域的编码规则,用3位代码表示居委会、村委会,即统计用区划代码的10~12位代码。

  4. 在零售业中,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营业收入在20000万以上的企业属于( )。

  A. 大型企业

  B. 中型企业

  C. 小型企业

  D. 微型企业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

  5. 在分组时,如果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 将此标志值单列一组

  B. 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C. 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D. 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组或下限的组均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组限。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可以重叠,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下一组,即“上限不在组内”。

  6. 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是依据经济活动的( )原则。

  A. 统一性

  B. 同质性

  C. 相对性

  D. 差异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分类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对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类别进行的标准分类。

  7. 结构相对指标是( )。

  A. 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

  B.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C. 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

  D. 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结构相对指标的定义。结构相对指标分析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占总体的比重,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及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8. 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内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 )。

  A. 具体化

  B. 抽象化

  C. 简单化

  D. 明显化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平均指标的特点。抽象性,即平均指标将总体内各个单位标志的差异抽象化了。

  9. 以1994年为基期,2008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

  A. 13次方

  B. 14次方

  C. 15次方

  D. 16次方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开的次方数为2008年与1994年之间的间隔年数。

  10. 基期为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的增长量是( )。

  A. 累计增长量

  B. 逐期增长量

  C. 平均增长量

  D. 半距增长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累计增长量。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为最初水平)之差。

  11. 下列指标中的时点指标是( )。

  A. 某地区年末人口数

  B. 新增人口数

  C. 某年工业企业的利润额

  D. 2008年某地接待的游客数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时点指标的概念。时点指标是说明总体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指标。

  12.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 确定全距和组数

  B. 确定组距和组数

  C.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 确定分组标志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分组的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3. 按企业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第一组为80%-90%,第二组为90%-100%,第三组为100%-110%,第四组为110%以上,则有( )。

  A. 90%在第一组

  B. 100%在第二组

  C. 100%在第三组

  D. 110%在第三组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组限的划分原则——“上限不在组内”。

  14. 变量是指( )。

  A. 可变的数量标志

  B. 数量标志

  C. 可变的品质标志

  D. 数量标志的标志值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变量的定义。为简便起见,习惯上将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

  15. 标志是( )。

  A. 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

  B.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C. 说明个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D. 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标志的概念。标志是说明个体(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16. 总速度是( )。

  A. 定基发展速度

  B. 环比发展速度

  C. 定基增长速度

  D. 环比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定基发展速度的定义。定基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因此也叫“总速度”。

  17. 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 )。

  A. 50个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个学生

  D.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体的概念。个体,又称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18. 在计算粮食产量时,薯类折算粮食的比例为( )。

  A. 2:1

  B. 3:1

  C. 4:1

  D. 5: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粮食产量的基本定义。除薯类(鲜薯)以5:1折算粮食外,粮食产量一律按脱粒、晒干后的原粮折国家标准含水量计算产量。

  19. 利用企业发展历史的各项指标数据整理而成的数列称为( )。

  A. 截面序列

  B. 时期数列

  C. 时点数列

  D. 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发展的历史。利用企业发展历史的各项指标数据整理而成的数列称为时间序列。

  20. 平均指数是通过对( )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

  A. 总指数

  B. 质量指标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个体指数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平均指数的定义。平均指数是编制总指数的另一种常用的形式,它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

  21.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工资总额10.8亿元

  B. 2004年全省总人口数

  C. 劳动生产率

  D. 期末库存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

  22. 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102.35%

  B. 94%

  C. 140%

  D. 94.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某一时期内同一总体的实际数和计划数对比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计划完成程度的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100%。

  23. 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属于( )。

  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连续调查

  D. 不连续调查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连续调查的概念。连续调查是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

  24. 下述的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 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B. 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

  C. 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

  D. 到某棉花生产基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全面调查的定义。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25.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 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B. 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

  C. 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D. 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调查的定义。原始资料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这些个体资料需要通过汇总、整理,形成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

  26.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 )。

  A. 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

  B. 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C. 内容与本质的关系

  D. 时间先后的关系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27. 某班级学生的统计学考试平均分数为80分,标准差为20分,标准差系数为( )。

  A. 4

  B. 0.45

  C. 60

  D. 2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标准差系数的计算。

  28. 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分组的定义。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需要,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几个组,使组与组之间具有差异性,而同一组内的单位保持相对的同质性。

  29.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需要,将总体( )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方法。

  A. 按品质标志

  B. 按数量标志

  C. 按数量指标

  D. 按一定标志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分组的定义。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需要,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几个组。

  30. 假定某产品产量2008年比1998年增加了235%,则1998-2008年期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如上图A

  B. 如上图B

  C. 如上图C

  D. 如上图D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平均发展速度。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为: 。其中R=an/a1=1+235%=335%。

  二、多项选择题

  31.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 )。

  A. 生产法

  B. 收入法

  C. 平均法

  D. 支出法

  E. 综合法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GDP的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

  32. 统计报告的题目类型主要有( )。

  A. 主题式

  B. 观点式

  C. 明确式

  D. 提问式

  E. 正副标题合用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报告的写作流程。统计报告的题目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主题式、观点式、提问式、正副标题合用。

  33. 统计指数按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

  A. 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

  C. 动态指数

  D. 个体指数

  E. 质量指标指数

  【正确答案】 B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指数的分类。统计指数按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34. 我国现行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

  A. 周期性普查制度

  B. 非周期性普查制度

  C. 经常性调查制度

  D. 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E. 突发性调查制度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报表的分类。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三大类别。

  35. 统计报告的特点是( )。

  A. 科学性

  B. 权威性

  C. 实用性

  D. 专业性

  E. 时效性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报告的特点。统计报告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它有自身的一些文体特点:科学性、实用性、专业性、时效性。

  36. 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是( )。

  A. 总标题

  B. 横行标题

  C. 纵栏标题

  D. 指标数值

  E. 标志数值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表的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是有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构成。

  37. 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 凸显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

  B. 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C.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D. 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E.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外部结构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分组的作用。具体来说,统计分组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凸显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 ;(二)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三)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四)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8. 总量指标按照反映现象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

  A. 数量指标

  B. 单位总量

  C. 标志总量

  D. 质量指标

  E. 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总量指标的分类。总量指标按照反映现象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39. 影响概率抽样误差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 总体单位数目

  B. 个体标志变动程度

  C. 样本单位数目

  D. 抽样方法

  E. 样本单位特征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概率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样本单位数目、个体标志变动程度、抽样方法。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台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图片涉及侵权行为,请发送邮件至8586831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返回查查吧首页,查看更多>>
提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台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图片涉及侵权行为,请发送邮件至8586831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优惠商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