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吧首页 | 清明节专题深圳地图 | 地图找房
清明节专题

清明节食俗介绍 清明节时令食品(2)

2015-04-02 10:30  [查查吧]  来源:www.chachaba.com  点击: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阴历三月初三。清明前夕,本有寒食节。据说是纪念介子推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吃冷饭,所以称为寒食。介子椎是山西人,冷食习俗便在山西传播开来。为表示虔诚,竟有断火一个月的,人多患病,严重影响生产和健康。曹操发现后,严禁冷食,这样,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都在清明这天过。不过,荣成有些地方这天蒸“鸡头”,不摆鸡的翅膀和尾巴。

清明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俗称“鬼节”,是三大冥节之首,与七月十五、月日合称三大冥节。荣成扫墓祭祖比较隆重。男主人端着香纸盘子,盘上除香纸尚有酒、菜,女主人则挎着供品篮子,子女们打着锨,来到祖坟后,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香烧纸,洒酒祭奠。荣成讲究死者为大,对逝世的长辈,一跪三叩首;对死去的同辈,一跪一拜。男人们拜完,执锨为祖坟培土,以防夏天雨大漏水,谓给祖先修屋。而此时妇女们则伏坟痛哭,以示对先人的哀悼和怀念。清明扫墓都在午饭前,午饭则聚在长子家同食,以加深手足之情和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清明前后,风和日丽,桃红柳绿,阳气上升,既是郊游的好口子,又是放飞风筝的好时节。每到这天,亲友结伴郊游,谓之踏青,民国年间,踏青在荣成教师、学生中特别盛行。儿童们便在未耕的春白地上放放风筝,互相比赛,看谁的风筝飞得高,而姑娘小伙子则打秋千。荣成的秋千有三种,一种是拣根树权,拴上绳子,一人坐在秋千板上,—人在后面推,这种秋千安全平稳,是小孩和姑娘们玩的。第二种是踩秋千。两旁竖起高杆,顶部固定一横木,横木下拴秋千绳。打秋千时,手往后带,脚往前蹬,越蹬越高,非常惊险、刺激。有时两人相向合踩,秋千飞起更高。当然,踩秋千除青年小伙莫属。第三种叫“悠打秋”。这种秋千,需架子,四周固定,中间立一竖木,顶端置十字横木,每根横木拴秋千绳。打秋千时,四人同上秋千,架内人力推动,靠离心力将四根秋千绳旋起。这种秋千惊险异常,胆小者不敢一试。

清明,对于妇女和儿童,尤显重要。这一天,境内各地都捏面燕儿,是妇女们大显身手的时机。蒸面燕的含意是什么,无从查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迎接春天,迎接燕子重新归来。荣成沿海,清明这天必见对虾,数量虽少,每网只有两二只,但却不空。同海上一样,清明这天,空中必能见到燕子。所以,荣成有句俗话叫“鱼鸟不失信”!对孩子们来说,清明是个求之不得的节闩。早年间,农民的花费靠小麦和花生,一年到头吃白面的次数很少,清明不但可以吃白面饽饽,而且母亲们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一个小斗儿。中午饭后,母亲们分燕,每个小斗里先放一只大燕,叫“老母子”,然后放进同等数量的小燕儿。这些小斗归孩子们自己所有,自己保管,愿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大人们绝不干涉。有很多家把面燕穿起来,系在“格登棒棒”拼成的十字上,缀上五色布条吊在顶棚上,作为装饰品,风—吹,燕子晃动,好像飞了起来,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纠错有礼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8深圳市百纳九洲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080399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