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早产的征兆有哪些 这些小常识妈咪们要了解

作者: gysmtf  2017-04-28 10:37 [查查吧]:www.chachaba.com

   生活中总能看到一些女性有早产的现象,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样判断自己是否会早产。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孕妇早产的征兆有哪些 这些小常识妈咪们要了解”,一起来看下吧!

  首先来看下孕妇早产的征兆有哪些:

  宫缩

  子宫收缩是判断早产的主要依据之一。普通的子宫收缩一般没有规律,并且收缩频率不高。怀孕后期若发生子宫规律性地收缩、收缩频率较高,且下腹部时软时硬,肌肉发胀,这些情况都可能是早产的先兆。

  破水

  胎儿受羊水的保护。早期破水是孕妇下体流出类似小便的液体,一般发生在怀孕七个月后,随之会出现下腹疼痛的症状。出现这种请况时,孕妇要平卧,并将臀部垫高些,同时注意下体卫生,休息后若情况无好转要及时就医。

  呕吐

  严重呕吐会造成孕妇脱水甚至有性命之忧,需及时就医。

  腹痛

  倘若生产提早到来,那么准妈妈会出现类似痛经的腹痛。情况严重者还会发现下体分泌物增加、发生阴道出血情况。出现以上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发生早产。

  宫扩

  在怀孕29周至36周时,子宫收缩频率每10分钟2次以上,准妈妈会开始感觉到酸痛,有点类似月经来临般的腹痛,不止下腹部不舒服,还会痛到腹股沟甚至有持续性下背酸痛;严重的还会伴随阴道分泌物增加及阴道出血。如果子宫颈的扩张比初次检查时超过1cm,应该就是早产的阵痛,这时应立即去妇产科就诊。

孕妇早产的征兆有哪些 这些小常识妈咪们要了解

  腹胀

  在怀孕晚期,随着子宫的胀大,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这时一般不会伴随有阵痛,经常在夜间出现的比较频繁,在白天很少出现,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做生理性宫缩,不会发生早产的情况。如果准妈妈的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至少每10分钟有1~2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而且伴随着持续阵痛,这种现象就是先兆早产,这时准妈妈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接着一起来了解下孕妇早产的危害有哪些

  1.肺发育不完善

  因早产之故,宝宝肺部无法充分膨胀,影响正常呼吸,甚至可致其死亡。

  2.肝脏发育不完善

  早产使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会造成新生儿VK缺乏,易引起出血等。

  3.影响中枢系统发育

  未足月出生的婴儿,体温中枢系统发育不全,脂肪又少,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硬肿和肺出血症状。

  4.吮吸能力差

  因吮吸能力差,早产儿喂养有难度,可引起低血糖等症,情况严重需采用鼻饲方式喂食。早产儿不能正常吮吸乳汁,会造成新生儿的的低血糖,严重的甚至要用鼻饲喂养。

  5.抵抗力弱

  早产儿抗病毒、抗细菌能力差,受周围环境影响大,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症状。

  6.易引发黄疸

  早产儿出现黄疸的几率很高,而且病情可能比较严重。

  最后一起来探索下该如何预防早产

  1、避免劳累和外来刺激

  孕期避免过于劳累,减轻劳动强度;孕晚期最好不长途旅行,避免路途颠簸劳累;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以免碰到腹部;走路,特别是上、下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要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在孕晚期,须禁止性生活。

  2. 注意孕期个人卫生

  孕期阴道内环境会发生变化,准妈妈的免疫力减低,阴道分泌物增多,遭受细菌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不给细菌可乘之机。一旦发现有外阴搔痒、白带异味或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3.注意口腔健康

  孕期注意口腔健康: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口腔疾患是牙周病,口腔厌氧菌感染性牙周病是流产及早产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该在孕前就治疗口腔疾患。

  4. 宫颈口松弛者及时手术

  在怀孕还不到24周时就发生了宫颈的变化,但又没有宫缩,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做宫颈环扎。手术时,医生使用一种结实的缝线环绕你的宫颈缝合,以加强宫颈的力量,帮助宫颈口保持关闭。对于曾经有过3次或更多次在孕中期发生无法解释的流产或早产的女性来说,宫颈环扎可能会有益处。

  5.发烧,必须马上看医生

  发烧是感染的症状,体温的增高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因此必须尽快去医院,使体温降下来。如有必要,医生会让孕妇服用专用的退烧药或使用抗生素。如果胎儿在子宫里发生窒息,或孕妇本人有危险,医生可能会决定提前让孩子出生。

  6.孕晚期尽量避免性生活

  孕晚期时,胎儿生长迅速,孕妇子宫明显增大,对任何外来刺激都非常敏感。子宫在这个阶段容易收缩,因此要避免给予机械性的强刺激,夫妻间应尽可能停止性生活,以免发生意外。

  以上就是关于:“孕妇早产的征兆有哪些 这些小常识妈咪们要了解”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热词搜索:
发表评论
评论

热门关注

  • 婚庆
  • 装修
  • 培训
  • 学车
  • 旅游

医疗健康

  • 资讯
  • 内科
  • 妇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