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吧首页 | 环境保护专题深圳地图 | 地图找房
环境保护专题

水泥厂连续二十年冒出滚滚烟尘,周围居民深受(3)


2011-09-15 18:02  [查查吧]  来源:www.chachaba.com  

  水泥拌“莲花血鸭”

  彭福恩今年75岁,一辈子生活在浯塘一村,亲眼看着昌盛水泥厂从1990年代初建厂至今,把原本静谧的村庄弄得乌烟瘴气。当时还未施行《乡镇企业法》,这些厂家建设时亦没有经过环评等程序的情况下,就开工生产了。

  彭福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升坊镇以前有三家水泥厂,关闭了一家,有一家水泥厂几年前进行改造,已经不烧窑,从别厂进半成品,生产高品质水泥,基本上没有烟尘污染。只有昌盛水泥厂,20年来持续冒烟,喷出大量有害烟尘。

  最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大张旗鼓,建材市场水涨船高,水泥厂日夜不停开工,造成的污染开始让村民吃不消。

  彭福恩和村民们发现,晚稻产量开始莫名其妙地下降。以前晚稻产量高过早稻,现在还不到以前的一半。“收获稻谷后,用鼓风机一吹,很多稻壳都跑了,里面是空的,没有结实。”

  村民特地去请教农学专家,才知道,晚稻受粉季节,天旱少雨,水泥厂冒出的烟尘落在谷穗上,阻碍了稻谷受粉,所以会产生那么空壳。而早稻受粉时正值多雨的春季,烟尘落下来,就被雨水冲掉。所以早稻产量跟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现在浯塘一村的大部分村民已经不种晚稻。“收成减半,可能连成本都捞不回。”彭福恩说。

  村民彭少峰自幼习武,天不亮就起床站桩。月光明亮的时候,他常常会发现,昌盛水泥厂大烟囱里喷出黑色的浓烟,把大半个天空遮得密不透光。夜间骑摩托车外出打鱼时,如果赶上水泥厂“排烟”,烟尘扑簌簌落在脸上,睁不开眼。车灯照射范围内,无数粉尘飞舞。“水泥厂几乎每天傍晚和凌晨都会偷偷‘排烟’,白天见到的烟尘和这个相比,简直是‘小污见大污’。”

  村民彭小毛原来的房屋和昌盛水泥厂一墙之隔,他对水泥厂“排烟”感触最深:衣服不敢晒在室外,“白衣会变成黑衣,黑衣会变成白衣。”他家常年门窗紧闭,只有污染没那么严重时,才开窗透透气。有一次,彭小毛修房顶,看到瓦片上结了寸许厚的水泥壳,敲都敲不碎,原来是水泥粉尘落在瓦上,经雨水一泡,竟凝结成了水泥块。

  彭小毛的妻子也得了严重的咽疾,话音嘶哑难辨。五年前,彭小毛请村里批了一块离水泥厂较远的宅基地,建房搬家。因为缺钱,房子时断时续建了三四年,直到去年才搬进新屋。

  莲花县是革命老区,升坊镇一家饭店门前立着一块牌子,“进井冈山游客接待处”。一位游客用餐后表示,升坊镇名菜“莲花血鸭”,可以改名叫水泥拌“莲花血鸭”。

  “维权” 无果

  从2006年开始,浯塘一村的村民开始跟昌盛水泥厂交涉,并投诉至莲花县环保局。昌盛水泥厂法人代表金绪银向村民打保票,增加污染防治设备,保证一年内排污达标。

  随后一段时间,村民看到昌盛水泥厂把四五十米高的大烟囱截断,也的确增添了一些治污设备。短时间内,水泥厂排出的污染物似乎有所减少,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恢复原样,而且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位在昌盛水泥厂工作的村民透露内情,治污设备需要大量资金,昌盛水泥厂尚未购买全套治污设备。只是堵住了上面出烟的通道,导致生产时大量烟尘倒灌进车间,工人受不了,只好又恢复原样。不仅如此,昌盛水泥厂原来的设计生产能力是10万吨,后来增加生产线,变成了30万吨,导致排污比过去更“凶猛”。

  2007年,1000余人口的浯塘一村先后有十余人病死,死因多是癌症。这成为当地村民认为水泥厂必须搬迁的理由。当年7月,在浯塘一村村主任率领下,浯塘一村村民展开“环保维权”行动。

  他们堵住了昌盛水泥厂大门和所有进出水泥厂的通道,要求昌盛水泥厂就环保未达标给个说法。村民分工明确,24小时堵路,白天主要由妇女堵,晚上男人堵。

  莲花县委县政府随即派人调停,请村民代表到县里谈话,保证两个月后让昌盛水泥厂排污达标。昌盛水泥厂同意每年给浯塘一村数万元“污染补偿费”,遭到拒绝。村民认为昌盛水泥厂屡次食言,根本无意治污,对村民来说已没有信用,坚持要求水泥厂搬走。

  莲花县组织部副部长出面,要求凡有亲属在浯塘一村堵路的干部,无论官职大小一率停职,不劝返亲属不予复职。这个做法成效甚微,只有很少村民退出,大部分村民仍在坚守。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10-2012 查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