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电脑培训 > 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飞速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必须具备计算机能力”这一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美国信息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可见,没有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将会影响到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对于很快就将融入社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尽早培养学生计算机有效应用能力将会极大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和生存能力。目前,我们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没能考上高中而选择职业教育道路,普遍存在着厌学、理想缺失、基础知识薄弱等情况。针对学生的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他们学会学习、愿意学习呢?在这里我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围绕计算机教学中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谈几点粗浅认识。

    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是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这是因为能够发现问题、探索知识是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学生是否能真正去充当好这一角色,发挥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以德育教育为保障。

    俗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计算机教学中要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做到以德育教育为保障。

    从生理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多数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接近成年人,但在心理上、行为上还会有很明显的不成熟印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上就是没有成熟的自主性、计划性、自制性,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单纯地幻想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显然行不通。结合学生生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更合理的作法应是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保障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良性发展。

    正是因为良好的品德和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展方向具有制约作用,所以学校和教师必须注重加强德育教育,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形成必要的约束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在不好的氛围中逐渐淡化。德育最为重要的任务是要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认清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的关系,学会关心同学、尊重老师,从而使学生能在学习生活中与人平等、民主交流、合作探究,真正发挥其积极的主体作用。

    第二,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以学生知识基础为依据。

    我们的教学要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依据,去处理好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以理念为理念而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弱,那我们就必须从学情出发,去设计好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基础上的教学环节,在这种已有的水平上去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的计算机课程中,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难学之处,相应的有不同的学习基础要求,我们在各自教学的实际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去设计好课程。比如,若是一个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没有的学生,直接让他去学习flash课程,而且还是半个月之内就必修完成,那肯定有相当的难度,而且硬学的效果也不好。因为这类学生存在着认知上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要想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做种种努力--基础知识的点滴补充、计算机常识的系统概述及不应有的错误的随时纠正等。除此之外,“课前知识补习”不失为解决这一困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按照教学常规,新课之前我们不会强求学生进行预习,而当我们的阶段教学有了教学困难时,学科知识的“课前学习”将不仅仅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更是一个补充缺失知识的过程。按照教师的要求,学生在课前作比较充分的准备,这个过程包含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新问题的发现。通过这种“课前学习”形式的“自主探究”,让学生逐步丰富自己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主体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台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图片涉及侵权行为,请发送邮件至8586831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返回查查吧首页,查看更多>>
提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台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图片涉及侵权行为,请发送邮件至8586831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