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舱如何清洗 发动机舱清洗方法

作者: 戴岢  2017-07-17 09:42 [查查吧]:www.chachaba.com

   发动机舱是汽车的整个核心部分,发动机舱的保养才是重中之重。那发动机舱如何清洗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发动机舱清洗方法。

  发动机舱如何清洗

  1、首先买一瓶发动机舱清洗剂,这个东西某宝上很多卖的,几十块钱就能买一瓶,发动机舱清洗剂清洁无腐蚀,有效清洁发动机表面的油泥、污渍等,并且不会腐蚀舱内部件。

  2、在冷车状态且不通电的情况下,打开发动机舱前盖,并拆下发动机装饰盖,发动机装饰盖其实就是为了美观,下面才是主要的藏污纳垢的地方,不要只把装饰盖擦得干干净净,忽略了主要部分。

  3、找块毛巾,用水打湿并拧干,用毛巾将发动机舱上面的尘土先简单的擦拭一遍。

  4、将提前购买的发动机舱清洗剂均匀的喷洒在需要清洗地方的表面,对于油泥、污渍比较多的地方,可以用废弃的牙刷刷洗一下,静置三五分钟。

  5、最后再用湿毛巾将油泥、污渍等擦拭干净,晾干后即可盖上前盖。

发动机舱如何清洗

发动机舱如何清洗

  注意

  切勿用高压水枪近距离冲洗发动机舱,用水枪冲洗很难讲粘附到发动机上的油渍等冲洗干净,而且盲目冲洗很容易导致其他零部件损坏。

  上面介绍了发动机舱如何清洗的相关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发动机保养常识。

  检查制动液

  制动装置对于车辆的安全驾驶相当重要,所以需要定期检查制动液液面和制动器磨损程度。液面应在制动储液罐侧面的“MIN”与“MAX”标记之间的。若液面在“MIN”标记以下添加制动液到“MAX”位置,切勿过量。如果制动系统中加入的制动液型号不正确,会严重损坏制动系统零部件,导致制动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根本不工作。处理制动液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溅到眼睛,如果制动液洒在车身上,若不立即擦除会损坏漆面。如果制动液液面过低,仪表上的手刹灯会常亮,这时如果手刹确实已经完全放松,请检查制动液面。

  检查机油

  机油是保证发动机运转顺畅的关键,虽然厂家建议每5000或1万公里更换,但勤检查也能随时了解发动机状况,防患于未然。检查机油需把车辆停在水平地面上,关闭发动机并等待5分钟以上,使机油充分流回油底壳。拔出机油尺擦净油迹后,再插回机油尺导孔,稍停片刻再拔出查看。油位在上下刻线之间合适,如果超出上面的刻线,容易引起烧机油,应放出多余的机油;低于下刻线会加剧发动机磨损,应从加油口处添加与上次保养相同的机油,所以建议在4S店保养时剩下的多余新机油不要丢弃,以备不时之需。补充机油后等几分钟再次检查油位。检查油位的同时,也要注意检查机油的污染程度,必要时缩短换油周期。

  检查电瓶

  虽然现在许多车已采用所谓“免维护”电瓶,但某些车型因成本考量还在使用传统型加“水”电瓶。这些电瓶都有半透明的外壳,且外壳上有标示液面上下限,可直接检视电瓶水是不是足够(若看不清楚可摇动车身让液面稍微振动易于观察)。电瓶水的成分是稀硫酸,补充时只可使用蒸馏水(注意若不小心皮肤或衣服沾到了电瓶水需用大量清水冲洗)。因电瓶中各个小格不相连通,补充电瓶水时要每一个加水口逐个进行,并注意不要超过上限。对于“免维护”电瓶只需通过上部的观察窗检查“电眼”的颜色是否为绿色。不管哪种电瓶,寿命都约为2年,如不及时更换,只能说是多用一天赚一天了,如果在冬季,快“寿终”的电瓶就很容易出现电力不足而无法启动的现象。

  检查冷却液

  冷却液的多少很容易查看,但需等发动机停止运行,且完全冷却下来之后(用手触摸散热器顶部不烫手)。因为发动机运转时冷却液的水平会多少有些变化,不容易看准确。正常情况下,冷却液的高度应在标尺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假如冷却液异常增多,表明发动机有潜在的问题。可先将多余的冷却液排出,使其降至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然后要不断查看。假如冷却液仍不断地升高,便要立即进行修理;如冷却液的水平降到最低点以下,说明发动机缺水,会导致过热,严重时损坏发动机。补充冷却液最好是厂家所规定的同品牌产品,如不是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不要加水。如冷却液的颜色变暗发浑浊,说明质量下降,需更换。

  检查动力转向油液

  动力转向油液也需要定期对液位进行检查,尤其是怀疑转向油液泄漏、明显出现异响或工作不正常时更需要检查。冬天冷车起动时,动力转向油泵可能会在短时间产生噪音,这是由于低温使油液变得粘稠造成的,属于正常现象,热车后即消失。添加时必须使用专门的转向助力油,有些修理厂图省事使用自动变速器油(ATF)代替,会对密封件造成永久性损坏,严重时会烧毁助力泵,那损失就大了!

  以上就是关于发动机舱如何清洗以及发动机舱清洗方法的全部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
评论

热门关注

  • 婚庆
  • 装修
  • 培训
  • 学车
  • 旅游

医疗健康

  • 资讯
  • 内科
  • 妇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