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分享 历史小故事推送(2)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分享 历史小故事推送(2)

  史上最冷血的皇帝:为斩草除根杀死大哥100多个儿子

  北燕是拓跋焘铁骑之下的另一个受害者,这事本身没有什么奇迹发生,绵羊伏在猛虎旁边迟早要被一口吃掉。但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不同,只说说里面的几个细节,有的极为罕见。

  第一、最另类的君主

  燕国的生命力顽强,在“五胡十六国”中有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春风一吹,死灰复燃,所以《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天天做梦要复国。

  但其他4个燕国的皇帝都出自鲜卑慕容氏,只有位于现在东北一带的北燕,君主很“另类”,是个汉人。

  他叫冯跋,从小沉默寡语,长期跟在慕容氏后面南征北战,已经被同化,言谈举止和鲜卑人一模一样。

  “后燕”的最后一任皇帝叫慕容熙,自从宠爱的皇后苻训英去世后(此前已交代),他就寻死觅活,恨不得天天过清明节,把所有大臣的头都砍了,为这个女人祭奠。冯跋已经混到了权力核心层,任中卫将军(掌握禁军)。每天胆战心惊,听说“痴情皇帝”瞄上了他的脑袋,吓得和几个朋友逃到深山中。

  他和另一个大臣慕容云,趁慕容熙哭得昏天暗地时,联手发动政变,杀死慕容熙;后来慕容云又被身边的两个保镖(可能冯跋派出的卧底)暗杀,冯跋顺理成章成了最高领导人。409年,他自立为天王,史称“北燕”。

  冯跋是汉人,为什么能在鲜卑人中站稳脚跟呢?靠的是口碑。他一上台就废除各种苛政杂税,老百姓久旱逢甘霖,喜极而泣;废除各种严刑酷法,大臣们远离白色恐怖,一片掌声。

  在鲜卑人眼中,冯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北燕太太平平了20多年。

  柔然的可汗对北燕提出一个苛刻条件:要娶冯跋的女儿乐浪公主。

  北燕大臣纷纷反对,说:根据前代的旧例,他们只能娶妃嫔的女儿,乐浪公主不能下嫁给异族人。

  但冯跋答应了求婚。从此,魏国对北燕是有贼心没贼胆,因为冯跋联手柔然,共抗北魏。

  第二、最离奇的死法

  君主病死、被杀的都有不少,但被活活吓死的并不多。到了430年,冯跋患重病,太子冯翼做“代理君主”。本来国家的权力平稳过渡,但一个“祸水”出现了,就是冯跋的宠妃宋氏。

  宋氏生了一个儿子叫冯受居,她想:现在宫中混乱,富贵险中求,不如把冯受居推上宝座。她偷偷对太子说:你父王的病马上就要好了,你为什么还要管理朝政呢?好像要抢班夺权一样。

  冯翼是个书呆子,以为后妈是好心提醒,做了“甩手掌柜”回到太子宫。宋氏立即隔断了皇宫内外的联系,假传圣旨:王子、大臣都不能入宫,只有太监胡福,可以送点食物进去。

  “臣妾”一词遭滥用:不能二字同用以自称

  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

  打开电视机,只要有古装剧,不论是始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直到雍正乾隆,在他们驾前,总有一干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女子,飘飘万福,自称臣妾。其实,这是糊涂的编剧导演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是对臣妾这个词的滥用。

  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

  “臣”在甲骨文中是一个竖着的眼睛,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说:“人首俯则目竖,所以像屈服之形者。”《说文解字》曰:“臣,像屈服之形。”《礼记·少仪》:“臣则左之。”郑玄注说:“臣谓囚俘。”意思就是说,“臣”是被抓获的战俘。这就是“臣”的本义,抓获的战俘如果不杀,就成为胜者的奴隶,所以“臣”就专指男性奴隶。

  《说文解字》还说:“臣,事君者。”“臣”的最后一种用法就是男人的自称了,《左传·僖公五年》:“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唯德是依。”这是宫之奇对虞公说的一段话,宫之奇在虞公面前就自称为“臣”。值得说明的是,清朝的典章制度中规定,满族官员在上奏章时,可以自称“奴才”,汉臣上奏章时只能称“臣”,不得自称“奴才”,否则就是“冒称”,要受到惩罚。在清朝皇帝的眼中,“臣”连“奴才”都不如,可见“臣”的地位之低下。

  甲骨文的“妾”字,下面是个“女”字,上面是个“辛”字,“辛”就是一把“平头铲刀”。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说:“‘辛’是给有罪者或异族俘虏行黥刑时所用的刀、凿一类的刑具,黥刑无法表现在简单的字形之中,所以就借用施刑的工具来表现。”《说文解字》曰:“妾,有罪女子。”在古代,“有罪”就可以收为奴隶,因此“妾”的本义就是“女奴”。有时也用来表示“男子在妻子以外另娶的女子”。当然,用得最多的还是“女子的谦称”。“臣”、“妾”只能分别用于男人或女人对自己的谦称,不能混用或乱用,更不能二字同用以自称。

  刘长卿、薛逢、殷文圭等唐代诗人颂圣之作皆有“万方臣妾”的说法,宋代大诗人陆游诗有“万邦尽臣妾”句。除对皇上外,对皇后也可用“臣妾”一词,如《晋书·后妃列传》载,元杨皇后崩,左贵嫔之诔曰:“臣妾哀号,同此断绝。”显而易见,“臣妾”是一种统称,指作为臣民的众男女,对具体的一男或一女,不当称作“臣妾”。“臣妾”又可作动词用,也往往是对许多人而言,如东汉蔡邕《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章》说:“臣妾万国。”唐代李峤《大周降禅碑》说:“臣妾四极。”所以,皇后、嫔妃对于皇上,可自称“妾”或“贱妾”、“小妾”等,而不应称“臣妾”。

  只要读一读《后汉书》、《晋书》、新旧《唐书》、《宋史》、《明史》中任何一书的后妃传,便可以知道后妃们同皇上谈话时是如何自称的。如果读一读《金史》、《元史》或《清史稿》中任何一书的后妃传,还会看到,作为嫔妃的少数民族妇女,也知道自称“妾”而不称“臣妾”。

  以上就是关于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台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图片涉及侵权行为,请发送邮件至8586831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返回查查吧首页,查看更多>>
提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台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图片涉及侵权行为,请发送邮件至8586831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优惠商城

更多